新闻中心
凤凰彩票通年始有洋琺瑯器皿,略覺生動。西洋人誇示珍奇,以為中國人雖有智巧,不能仿佛。乃我皇上於萬機之暇,格其理,悟其原,親加指示,熔煉成器,光輝燦爛,製作精工。遂遠勝洋琺瑯百倍。
广西巡抚陈元龙说的“通年始有洋珐琅器皿”,说的是康熙开海的第二年(168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五位“国王数学家”前往中国。这五位“国王数学家”在教会学校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既是传教士,也是科学家。他们在海上辗转两年,终于得到康熙的召见。他们带来了珍贵的科学仪器和书籍,共计大中小30箱,进献给皇帝的礼物也十分之多,其中就有在当时欧洲颇为流行的铜胎画珐琅器。这种在中国前所未见的艺术品迅速俘获帝心。在康熙皇帝的大力推动下,整个国家机器运转起来,迅速参与到画珐琅技术的破解和研发中。
广西巡抚陈元龙说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画珐琅器不过“略觉生动”,也就稍微有点好看吧(显然是为了拍皇帝马屁在做铺垫,西洋画珐琅明明已经俘获帝心了嘛~)。“西洋人夸示珍奇,以为中国人虽有智巧,不能仿佛”,意思是西洋人觉得了不起,以为我们中国人虽然聪明,但做不来画珐琅。结果,在皇上的英明指导下凤凰彩票,不但做出来了,还“远胜洋珐琅百倍”。
“光辉灿烂,制作精工”所描绘的便是康熙恩赐给他的清宫造办处珐琅作制作的铜胎画珐琅器,由此可见受西风东渐之影响,经如火如荼之研发,玻璃制作与画珐琅两事已达到料美工精的程度,作为御赐之品,赏予臣下,足堪夸耀君威,昭示国恩。
清朝时期的广州是中西交往的第一站,当时欧洲的绘画与工艺品均从这里卸船上岸,通过十三行商批发转销至全国。广东工匠是中国最早接触和掌握西方画珐琅工艺的人群,广东烧制画珐琅的最早记录是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地方官宦为逢迎上好,并满足自身之需,落力访求,加之外销市场日趋兴旺,在内、外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广珐琅得以发展。
在康熙最后的五、六年间,广州民间业已出现小作坊式经营,工匠甚至被地方大员举荐进造办处共同参与画珐琅制作。同时,地方大员、官宦人家亦延揽匠人到官衙为宫廷或自己量身订制器物。至雍正年间,不仅有包含杯、盘、执壶的成套广珐琅茶具外销欧洲,翎管等官方用品更远销京城,初步形成宫廷、官宦、外销三大市场。因早期广珐琅多为精英阶层所订制或使用,甚至有文人、官员参与其中,品质之卓越可以媲美宫廷制造。什么是广珐琅?
“广珐琅”一词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清宫文献档案中,特指广东制造的珐琅器。它以铜胎为主,包含画珐琅、透明珐琅、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等多个工艺种类。遗憾的是,清代广东的珐琅工艺,目前仅画珐琅得以流传下来,其余皆已失传。
画珐琅,是一种用珐琅釉料直接在胎体上彩绘的工艺,成品具有油画般的立体效果与色泽。画珐琅按照胎体材质,可分为金属胎、瓷胎、玻璃胎等。
“洋瓷与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展出的是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代广东产的铜胎画珐琅。
十七世纪晚期,画珐琅技术从西方传入中国凤凰彩票,广州工匠将之与中国传统工艺相融合,逐渐发展出可与西方媲美的广珐琅。
欧洲珐琅釉料、西方人物形象、中国绘画技法、东方瓷器纹饰,中西两种文明在一只小小的广珐琅器上相遇。
本次展览由世博会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共同主办,以“交往、交融、交流”作为展览主题,突出强调广珐琅融汇中西的特殊属性,以此展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
“洋瓷与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将于4月30日开幕,与您共赏这些流光溢彩、巧夺天工的艺术品。